2-5  审核方案监视、评审和改进  学习笔记

最后更新:2022-09-10:11:09:52
审核方案监视和评审的目的和内容为:对审核方案的监视需要做好策划准备工作,针对具体的项目,可以首先查阅评审项目 资料,了解项目特点和审核方案的关键技术要点;然后重点研究审核方案所包含的其他内 容,如对审核计划进行评审,确认审核时间的充分性、审核人日的充分性、生产班次安排 等;获得审核员对企业绩效评价的信息,获得审核员的绩效信息,获得最近一个周期认证 决定对其提出的问题以及整改的结果,通过以上信息的收集和评价,作为本次见证关注 重点以及跟踪事项,

一、监视和评审的目的

对审核方案监视和评审的目的就是确定审核方案的适宜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并识别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他改进活动。 “符合性”指审核方案中所确定的审核,以及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提供资源所必要的所有活动是否按审核方案和计划的日程安排予以实施;所实施的活动是否符合审核方 案程序的要求,“有效性”指某一次具体的审核是否实现了审核的目的,通过实施审核方案中所确定的一组审核是否实现了审核方案的目的。“适宜性”指所建立的审核方案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及审核实践中发生的变化是否适宜。

二、监视和评审的内容

需要明确对于审核方案监视和评审的内容,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对审核方案进行监视和评审,其结果用于审核方案的改进。

1.监视的内容

第一,监视审核组实施审核计划的能力。

建立指标或准则要求:

(1)审核人员的能力与所承担的审核任务对审核组整体能力要求相适应:
(2)审核计划内容完整、周密,审核范围覆盖了所需审核的过程和活动;
(3)抽样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所记录的审核证据具有可证实性,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的可靠性,审核报告完整、 准确和及时。

第二,监视审核的实施与审核方案和日程的安排的符合性。

第三,监视来自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员的反馈。

(1)监视审核的实施能否为认证的批准或保持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
(2)受审核方所实施的管理体系能否实现其确定的方针和目标;
(3)来自受审核方的反馈信息;

2.评审的内容

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应确保下列各项:

——评审审核方案的总体执行情况;
——识别改进的区域和机会;
一必要时更新审核方案;
——评审审核员的持续专业发展;
——报告审核方案的结果,并酌情与审核客户和相关利益方进行审查。

审核方案评审应考虑以下内容:

——审核方案监测的结果和趋势;
与审核方案程序的符合性和相关的成文信息;
-相关方进一步的需求和期望;
一审核方案记录;
-可替代的或新的审核方法;
-可替代的或新的评价审核员方法;
一应对风险和机遇行动的有效性,以及与审核方案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项;
一与审核方案有关的保密性和信息安全事项。
审核方案监控明确由不同的人进行监控的职责,要求明确,审核方案才能得到实质上 的改进。审核方案的改进机会可借助受审核方、审核委托方、审核员、技术专家、观察员、 见证评审员、利益相关方、审核方案管理人员等的反馈信息。 审核方案随着各个阶段实施结果和信息变化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认证机构应记录这些信息并传递至相关部门(人员)。这些信息可包括(不限于):
认证客户的信息;
认证评审的信息;
一审核方案确定和调整的结果(如审核时间、范围、要求等);
一审核计划;
一审核方案实施中审核组反馈的信息(如产品、过程、规模、场所等);
一认证决定过程形成的信息;
一再认证审核前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
一获证客户有关暂停、事故、投诉的信息。

认证机构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审核方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性评审,以识别改 进的机会: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审核方案的改进结果可同时作为认证机构持续改进的信息输人或重要依据。

审核方案应动态管理,要能把审核过程之中积累的经验传承下来。例如:

(1)多体系审核时,应尽量安排有多体系资格的审核员参加,便于在结合审核中进行多种体系的审核。
(2)合理安排审核资源,选择合适人选担任组长。审核方案可事先确定适合担当组长的人选,保证审核的有效性。
(3)审核前要充分沟通,确认受审核方的高层领导、各过程责任人、陪同、各责任岗位在审核期间能够全面配合,选择适宜的审核日期。
(4)使审核组的能力水平与实现审核目标所需的能力水平相匹配。

对审核方案的实施进行监视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举例如下:

(1)审核策划薄弱。
(2)审核前绩效评价薄弱。
(3)企业的组织机构变化时,未能及时核实。
(4)现场巡视时,未根据情况及时变更计划。等审核员按审核计划时间去现场审核时,该工序已经完成生产。
(5)现场绩效信息未能充分应用。
(6)审核内审时存在不足。
(7)管理评审报告未能充分应用。
(8)现场审核能力薄弱。
(9)缺乏合理抽样。
(10)信息利用不充分。
(11)过程绩效未能充分评估。
(12)技术准备不充分。
(13)关注顾客要求不系统。
(15)审核深度不够。
(16)审核组织的设计过程时存在问题。
(17)审核记录需对审核思路进行描述。